來源:鐵行網(wǎng) 日期:2014-08-11
濟南火車站為緩解運能與運量的矛盾,確定春運中增開直通車三對:即濟南上海間的249/250次;濟南哈爾濱間的186/185次;濟南北京間的259/260次將不定期運行。
“春運”關系到千家萬戶。它不僅屬于一年一度的重大“生活事件”,春運期間,突然爆發(fā)的各類社會新聞也是媒體報道的熱點。創(chuàng)刊號上的這篇稿子雖然很短,只有不到70個字,但它卻是晚報報道春運的“第一稿”。
中國的春運,從1954年開始正式明確時間。1954年春運期限為1月21日至2月20日。1959年,春運期限為1月15日至2月28日。1975年,春運期限為1月15日至3月15日長達兩個月。1988年,春運期限為1月18日至3月20日,共63天,成為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。這一年,民工潮集中爆發(fā),有報道說,春運期間全國每天大約70萬人站著“坐”火車。全國主要干線的特、直快旅客列車超員率通常都在40%以上,有的車次超員率竟高達100%以上。
春運期間,增加車次是必須的,但即使增加車次也還是杯水車薪,人多車少、擁擠不堪的狀況依舊不能改觀。隨著國民經(jīng)濟的全面發(fā)展,公路、航空客運煥然一新,鐵路客運也經(jīng)歷著從普快、特快到動車、高速列車的質變。例如1988年坐火車從濟南到北京是9個多小時,現(xiàn)在的高速動車,只有一個半小時。
“抱怨”是一種常見的情緒,每一天,這種情緒都在伴隨著追逐著我們。在我們不停地抱怨的時候,我們的生活就像中國的列車一樣,也在快速地發(fā)生著變化。